電子教學無助語言學習

學好英文是每個香港孩子的必修科,然而許多家長挑選英語教材時,卻沒有仔細探究,例如十分普遍的幼兒電子英語教材成效已遭否定,反而輕信廣告宣傳的片面之詞,結果花費大筆金錢,卻對孩子沒有正面幫助,甚至還對語言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對於幼兒學習外語,家長最常犯的錯誤是將成人的學習模式套用在他們身上,由於幼兒並不具備成人的基礎知識,因此學習模式和需要都是不一樣的。

幼兒語言學習關鍵

請留意以下幾點幼兒學習語言的關鍵問題,能幫助家長避免小朋友錯用學習方法。

  1. 學習語言一定要雙向互動,不能依賴電子教具。幼兒學習語言必須在聆聽發音的同實觀察嘴型,所以用光碟、電視教孩子是不正確的做法,特別是在孩子四歲之前的潛意識學習階段。
  2. 學習方式最好是互動模式,單向傳遞訊息的學習模式吸收力有限,且會養成孩子被動學習的壞習慣。
  3. 英語教具最好能具備自我更正的功能,且能提供自我學習的機會,不宜選擇需要依賴成年人的輔助學習教具。
  4. 閱讀是學習的必備條件,但幼兒在人生的最初幾年主要透過觸覺及五官學習,文字對學前兒童而言還是沒有意義的符號,他們學習語言時更需要的是聆聽和說講練習,因此培養閱讀習慣應由家長朗讀開始。
  5. 幼兒學習書寫文字、畫畫都可以讓他們以站立方式進行,這麼做更符合人體工學。古早的人類是不會低頭寫字作畫的,他們在山洞的牆壁上畫畫就是一種最原始的書畫姿勢。

教學光碟無助學外語

《都市日報》2009 年 10 月 27 日的報導指出:「美國迪士尼可能因一套小童教材犯上官非。迪士尼推出的『小小愛恩斯坦』DVD,專為還未上學的幼兒觀看,但有研究指出,兩歲以下小童最好不要看電視,否則將影響專注力,無助學習。迪士尼決定向購買『小小愛恩斯坦』影碟的消費者退款,以平息爭拗。

「『小小愛恩斯坦』公司於1997年創立,主要製作及發行嬰兒錄影帶及影碟,如『小小莫扎特』及『小小莎士比亞』等。迪士尼在01年收購了『小小愛恩斯坦』公司。有鑑於近日有專家建議,兩歲以下嬰兒最好不要看電視,嬰兒影碟的效果遂受到質疑,消費者威脅將提出集體訴訟,討回賠償。」

「迪士尼決定,若消費者在04年6月5日至09年9月5日期間,購買了該系列的影碟,每個家庭最多退回4款DVD,每套可獲退款15.99美元(約124港元)。由於『小小愛因斯坦』是迪士尼的暢銷嬰幼兒教學影片產品,專家指出,迪士尼的退貨行動,變相默認這類影碟無效,無法讓小朋友變聰明。03年一項研究發現,美國6個月至兩歲大嬰幼兒中,三分一人至少有一套『小小愛因斯坦』。早於去年,一批律師要求迪士尼讓消費者全額退費,否則威脅集體訴訟。律師指出,迪士尼宣稱教學光碟有益嬰幼兒發展,是睜眼講大話。有研究顯示,1至3歲幼兒常看電視,7歲時容易出現注意力方面的問題。」

台灣的《中國時報》2009年10月27日也有關於「小小愛因斯坦」(Baby Einstein)的報導:「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光碟對嬰兒沒幫助,美國迪士尼公司決定退費給數百萬美國消費者。這套光碟聲稱能夠幫助一歲大的孩子學習語言技巧。一九九七年推出以來,很受望子成龍的父母的歡迎,銷路也很好。不過,學術界的研究卻跟迪士尼的說法很不一樣。

「美國華盛頓大學小兒科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就說,每天多看一小時光碟,嬰孩學會的字就會比少看一小時的孩子少了六到八個。所以,負責研究的『克里斯塔吉斯』認為,太小的孩子看光碟不但沒好處,甚至還會有壞處,美國父母組織拿出學界的研究,表示要控訴迪士尼,迪士尼才決定退回部分貨款。英國消費者組織也準備跟進。」

多看電視影響成績體重

電視光碟無助幼兒語言學習的資訊,其實比比皆是。《明報》2010年5月5日引述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指:「加拿大專家在最新一期《兒科與青少年醫學文獻》發表報告稱,幼兒如果看太多電視,對其日後學業以至健康都會造成不良影響。報告明確指出,兩歲半的兒童每周若『超標』多看每1小時電視,他們在10歲時的課堂集中力就會下跌7%、數學能力下跌6%。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2歲以下幼兒不宜看電視,2歲以上的幼兒,每天看電視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蒙特利爾大學的研究員以這指引為基礎,跟進調查1314名於1997至98年於加拿大魁北克出生的兒童。這些兒童的父母,記錄了孩子在2歲半及4歲半時觀看電視的時數,等小孩成長到10歲,再由學校教師評估其課業表現、衛生習慣及心理社會發展。

「研究中的兩歲半小孩,每月平均看8.82小時電視,在4歲半時上升到14.85小時,然而有11%的兩歲兒童及23%的4歲兒童,每天觀看的鐘數超出建議的2小時。研究發現,若孩子在兩歲半時已超標看電視,他們到10歲時容易出現學習成績差、不善與人交往、易遭欺凌等一系列問題,也會因為吃更多零食和汽水而容易癡肥。

「研究員說:『常識告訴我們,多看電視會令發展諸如認知及運動等的時間減少。針對學前兒童的教育節目,在發展認知力上或有好處,然而,在這段理應發展集中力及自律的關鍵時期,看電視始終是種被動的活動。』研究員解釋,兒童在這時期應學習如何處理資料、跟環境互動以及使用邏輯去理解數學及科學。但專家補充,父母仍可讓幼兒看『一些』高質素的電視節目。」

筆者基本認同上述研究,但對於「高質素的電視節目」的定義則有所保留。試問「高質素」該由誰來判定呢?在美國迪士尼沒有被投訴前,許多家長肯定都相信「小小愛恩斯坦」是「高質素的電視節目」,這種誤會的後果又應由誰來承擔呢?就算能索償,對小朋友的負面影響也能一掃而空嗎?另一方面,若家長對幼兒教育沒有深入了解,便以主觀的判斷來決定何為「高質素的電視節目」,那又是否可靠呢?故此,還是少讓幼兒看電視為妙吧!

日本小兒科學會的建議

關於看電視帶來的危害,最後再讓我們來看看「世界經理人文摘.com」早於2004年4月的報導。「日本小兒科學會」屬下的「兒童生活改善委員會」2003年時對東京和岡山等3個地區1900名1歲半的幼兒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以研究看電視對幼兒語言發育的影響。結果顯示,長時間看電視與1歲6個月時有意識語言較晚出現存在著因果關係;特別是在日常生活或者看電視時父母與孩子之間交流很少的家庭,長時間看電視的孩子有意識語言出現較晚的比率很高;然而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沒有注意到電視的這種影響。也就是說看電視的時間越長,語言表達能力越弱。每天看電視超過4小時的嬰幼兒,其語言發育程度和表達能力要大大低於看電視時間不長的嬰幼兒。

就算嬰幼兒不直接看電視,家庭成員特別是母親看電視的時間越長,對嬰幼兒的語言發育的影響也越大。該學會認為,嬰幼兒是在模仿父母,並在同父母的情感交流中感受語言,逐步提高語言能力。如果家長看電視的時間過長,勢必减少與孩子的直接接觸和交流,影響他們的語言發育。

根據上述結果,該學會歸納出以下建議:

  1. 不要讓不足2歲的幼兒長時間看電視。不管內容和觀點如何,長時間看電視會影響幼兒的語言發育。
  2. 不要一直開著電視,不看的時候最好隨手關掉。讓嬰幼兒適當地掌握電視的使用方法,限制收看時間。
  3. 不要讓嬰幼兒獨自一人看電視。幼兒看電視時,父母也應跟他們一起唱歌,或回應孩子的提問。
  4. 在哺乳及進餐期間關掉電視。
  5. 不要在孩子的房間擺放電視機。

上述的研究,完全推翻了利用電視幫助語言學習的說法,家長如何斷定,就留待大家自行思量吧!

只要小朋友在幼年時擁有學習的熱情,晚一點起步並不是問題,真正有資質的孩子不會因為晚幾年才學基礎知識而被埋沒,這就是為何許多西方國家幼兒學術教育被禁止,幼稚園也不允許教授學術性知識,社會上也沒有幼兒培訓班的原因,這全都基於真正明白幼兒的需要——按部就班地學習比贏在起跑點重要。身為家長,切忌被望子成龍、急欲求成的心態蒙蔽理性,任何學習教材都應經過深思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