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從出世一刻開始

父母輩常說:「你們這代比起我們實在幸福多了!」基於孝義,我無意多出太多反駁,只是本人實在無法將這番話傳給下一代——因為當看到新生代勢必在病態競爭的學習環境中成長,我心感慶幸,亦深表同情。

爭競的前半生

生長在二十一世紀初的孩子,整體來說前半生是怎樣過的?我大概作出籠統的歸納:

胚胎期一:要於受精後一至三個月內,求神拜佛望父母及時到醫院排期待產,否則連出世也有麻煩。

胚胎期二:寄望父母能安排你到私家醫院出世,因曾有家長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若子女在公立醫院出生,可能會遭人歧視,影響子女日後入讀名校的機會。

零至一歲:這是一個爭取入讀父母心儀幼兒園的重要階段,好的幼兒園競爭異常激烈,據說有學校只要BB一有出世紙,便可以申請排隊入讀。

二至五歲:這是小朋友接受幼兒教育的時段,以往是孩子最輕鬆愉快的學習時刻,但在今日社會,幼兒學習階段是影響小朋友未來學習質素一個重要關卡。不少家長會開始力谷子女的英語、鋼琴,並安排他們涉獵其他興趣活動。因為語言能力愈高,愈早發現在某方面是否蘊藏資優潛能,對於入讀小學名校愈有幫助。

六至十一歲:一般來說是孩子的小學階段,亦是小朋友學習的「搏殺時期」,除進一步催谷英語和普通話能力外,興趣活動亦開始向專項發展,以爭取入讀中學名校的機會。

十二至十八歲:對不少家長來說,中學可算是決定其子女往後人生的「分水嶺」——只有升讀大學,還要是最熱門最搶手的學科,這樣才可保證子女往後生活無休,否則若只是入讀一些平平無奇的科目,未來前途成疑……當然若未能晉身大學,父母更可能為你「長憂九十九」。

這種充滿壓逼感的成長路,正正是現今不少小朋友的寫照。我有好些親戚朋友,其不過幾歲的子女,雖然明明活在香港,但小孩已可作出一首英文短詩;鋼琴七級兼會吹小號……從這些「年幼有成」的孩子,我彷彿感受到風光背後那充滿爭競的童年生活——當然,對於一些同樣有年幼子女的家長來說,我這番感受,可能是一種冒犯。

是父母‧更是魔鬼教練

今時今日,讀書不僅是小孩子的事,更是家長的事。從BB班開始,父母就需要輪迴到做功課和預備測驗考試,直至子女完成中學課程為止,可算是由傳統教育的「個人負責制」扭轉為「家庭負責制」。由於有調查指不少初踏社會尋找工作的年輕人,都需要在父母的陪伴下才夠膽應試,故有理由相信,日後父母除介入子女的學業外,更有可能全面進駐他們的「事業線」。

相信閣下就算未必已為人父母,大概也知道一個兩三歲的兒童,原來都需要做portfolio,將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歷一一陳明,為將來投身競考名校生涯作好準備。從此,家長便與子女在學習路上連成一線。相信這一代孩子他日成長之後,腦海裡有關學習的回憶,父母都佔據著大量「記憶體」:無論幼兒/稚園時代一切手工製作、一起參加學校旅行才藝表演;小學時一同為應付功課和測驗考試戰爭至通宵達旦、為入名校東奔西跑同喜同悲……事實上,我認識一些家長,子女才不過三、四歲,已展開長達年多兩年的「學校探訪之旅」:不斷走訪心儀的學校,並了解其學習情況和入學要求,以至掌握各校入學面試的考核重點,然後在為豆丁子女從坊間報讀一些專門課程,或增強他們的面試技術,或優化他們的情緒管理。

總之,為了讓自己的「金叵羅」能成功登陸名校,預備過程較「登月計劃」還要嚴謹和漫長……如果說,以往父母會托著我們的手教寫字;今日的家長,就彷彿索性托起子女的身體完成學業!這種周到與徹底,令到歷代家長也難以望其項背。

當然,在香港這個高強度的競爭下,負責的父母已不能像以往一樣,催逼和督促子女做功課便能了事,還要制定出長遠、持久的發展策略,更需要以鐵腕方式堅決執行。這樣子女的前途才能像「神州一號」般——進入預定的軌跡。至於成龍或蟲,則要看子女各自的造化了。

自欺欺人的學習體驗?

近年,不少教育工作者均認為,要讓子女在學習更有效率和享受其中,絕不能將重任全推到老師身上。作為家長,亦應該與孩子一同參與,這樣才能夠與他們分享箇中苦與樂,增進親子關係。所以近年,幼兒學習階段以至小學,校方都會用盡不同辦法,試圖「拉家長落水」,令他們一起參與教導子女的工作中。

做法非常簡單,就要孩子做一些遠超其能力範圍的功課,例如要求三歲小孩做一個燈籠,或叫一個四歲小朋友就閱讀/工作報告。其實小孩的功課,最後都是由家長代為完成,極其量叫小孩用顏色筆亂添幾筆,或東歪西倒的寫上自己的名字,便當是有份參與這份功課……誠然,我們絕不能怪罪於小孩,試問一個還未懂自如地控制小肌肉的三歲兒童,大概就連老師的要求和指示也搞不懂,又怎能完成這些複雜的習作?

然而,最後「神蹟」般的結果卻是,這些小孩都有功課可交,而且全都是美輪美奐,兼獲得老師評出高分並盛讚甚具天分,而父母亦會因此樂上半天——當然,老師知道做功課的是孩子的父母,而父母也明白老師會預到功課是由他們幕後代勞……只有孩子,不知道樂此不疲的老師和家長,究竟想搞什麼鬼。


關於這頁:網頁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文章來自:古永信,刊登日期是:2011-10-08 ,轉載日期是:2012-09-14 。這網頁所載內容純屬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之立場,如發現有任何問題,請讓我們知道。

你可能想瀏覽好文章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