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條例》,任何一間院校、組織或機構於任何時間同時向八名或以上的人士,又或任何一天向二十名或以上的人士,提供教育課程,必須向教育局註冊為一間學校。以下列出最新註冊的學校、註冊日期及其地址。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非常關注漢鼎書院事件,正嚴肅跟進,會確保教學質素和學生學習不受影響。她又說,當局發現該校出現財政問題時,已停止其繼續向家長收取其他費用。 蔡若蓮今日出席公開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該校2017年開辦,當時未有審批機制。自去年8月教育局就私立學校收取其他費用例如債券、提名權費等設審批機制後,局方按學校的情況作審批,當發現該校出現財政問題時,已停止其繼續向家長收取其他費用。 她指,教育局一直與學校跟進事件,局方前期的主要跟進工作特別針對學生學習,以及學校運作,確保教學的情況。而私立學校以自負盈虧方式運作,家長參與學校的財務計劃也受相關合約條款限制。 對於新來港家庭為子女選校,蔡若蓮說,他們可從教育局網頁、學校概覽等不同渠道了解香港學校,而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也有向家長提供一站式資訊。她鼓勵家長為子女選校時仔細一點,如有不清楚可向局方查詢。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制度設計清晰,入境事務處會就每宗申請嚴格把關,不存在制度漏洞。他呼籲有意者自行上網申請,無須經中介。 孫玉菡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被問及有報道指有中介協助高才通申請人虛構資歷來港。他指,虛報資料屬刑事罪行,入境處會就每宗申請嚴格把關,當局也會持續監察情況。 他說,不論是高才通計劃或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申請流程都很清晰,申請人可在線上自行處理,中介無法向申請人提供協助。他呼籲有意申請者勿輕信中介的說法。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連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和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總監劉鎮漢在北京出席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的座談會,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交流合作和與會各方交流意見,並深化推進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工作。 陳國基在會上表示,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一體化發展豐收的一年,達成多項重要里程碑,包括廣東省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1月簽署《關於推進粵港人才合作的框架協議》,建立機制促進兩地人才培養、招攬、交流等合作,而大灣區「9+2」城市5月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加強大灣區為人才提供的服務。 他指,香港匯聚全球多元人才,擔當大灣區以至國家人才對外開放的窗口。香港會發揮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吸引創科人才和領先科技企業、強化香港國際人才樞紐三個重要功能,為香港以至國家高質量發展、加快現代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陳國基續說,大灣區城市各具獨特發展優勢,合作空間廣闊。香港將繼往開來,完善大灣區在人才引進、培養、流動等方面的戰略布局,加快提升大灣區人才吸引集聚能力。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吳秀章、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孫哲,以及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丁少雄也有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 在陳國基見證下,孫玉菡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澳門特區政府人才發展委員會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大灣區共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先行地、人才規則銜接改革示範地、粵港澳人才創新創業引領地、技能人才培養評價創新合作區,以及人力資源服務高質量發展區,匯聚各方力量加快打造人才強國建設戰略支點。
律政司、保安局、教育局及善德基金會合辦全港學界國家安全常識挑戰賽,並於今日國家憲法日舉行啟動禮,總決賽明年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舉行,讓國家安全信息傳揚得更深更遠。 行政長官李家超視像致辭時指,《基本法》第23條已完成本地立法,新訂立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香港國安法》渾然一體、兼容互補,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他期望同學籍比賽更深入和正確理解《憲法》與《基本法》,加強對總體國家安全觀、《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認識,對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公民責任和義務有更深刻體會。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主禮時說,維護國家安全是法律責任,尊重和遵守國安法律是所有香港市民應有之義。他樂見年輕活力的同學熱切追求國家安全知識,期望他們保持熱情不斷學習,為建設安穩的城市貢獻力量。律政司將繼續支持法治教育,凝聚維護國家安全的力量。 另一主禮嘉賓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局方非常注重青少年的國安教育工作,今年的挑戰賽加入新元素,包括擴大涵蓋的知識內容至包含《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為非華語中學生增設英文組,以及在商場舉行總決賽,務求將國安信息帶入社區。保安局來年會繼續做好國安教育宣傳,將國安則家好觀念植根民心。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致辭時說,是次比賽可提升同學對法治和國情的認識、對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責任感,並加強他們的愛國情懷和對國家的歸屬感及自豪感。她感謝學校積極支持學生參賽,對推動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視。 全港學界國家安全常識挑戰賽分為小學組、中學組,以及首次為非華語中學生而設的英文組。挑戰賽吸引超過126,000名來自610所學校的學生參加,參與人數較去年增逾兩成。九間出線學校將於明年4月15日舉行的總決賽角逐冠軍。 啟動禮和比賽精華片段本月8日至明年4月20日逢星期日晚上10時30分於HOY資訊台《家國天下》節目播出。
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2023結果今日公布。教育局表示,香港學生的整體成績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表現出色。 研究由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主辦,每四年進行一次,逾60個國家或地區參與。 香港學生在數學方面的表現維持高水平,小四學生名列第四,成績為594分,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的503分;中二學生保持第五位,成績為575分,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的478分。同時,該兩個級別學生達到國際最高基準的比例分別為38%和32%,遠高於國際中位數的7%。 此外,香港學生在科學方面的表現顯著提升,小四和中二學生分別由上屆的第15位和第17位大幅上升至本屆的第九位和第八位,成績分別為545分和528分,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的494分和478分。他們達到國際最高基準的比例分別為17%和14%,高於國際中位數的7%和6%。 教育局會仔細分析評估結果,繼續與各持份者緊密合作,共同努力檢視現有學與教措施,培養學生興趣,強化學與教效能,以提升香港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教育局公布,參加2025年度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小學明日可領取《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學生如非就讀參加派位的小學,其家長可前往教育局學位分配組索取有關申請表。 家長將透過其子女就讀的小學收到兩份紙本申請表。如欲為子女申請官立、資助、按位津貼中學、參加派位的直接資助計劃中學的自行分配學位,須於下月2日至16日向有關中學遞交申請。 如家長已登記成為中一派位電子平台用戶並以智方便+綁定帳戶,則可於明日起透過電子平台瀏覽升中選校的相關資訊,並稍後時間遞交自行分配學位申請和查閱申請結果。教育局鼓勵家長透過電子平台向中學遞交申請表和個別學校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局方表示,家長收到的兩份電子或紙本申請表,分別代表選校優次意願。家長不應向學校表明選校意願,學校也不得查詢有關次序。家長切勿向多於兩所中學遞交申請,否則申請會作廢。此外,家長也切勿經電子平台和以紙本申請表為同一名子女遞交重複申請。 教育局指出,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不受地區限制。家長選校時應先充分認識學校,了解其辦學理念、傳統特色、宗教、班級結構、收生準則、發展和運作,衡量與子女配合與否。 家長可參閱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明日發布的最新《中學概覽》或學校網頁的資料,也可向小學借閱《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 成功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的學生不會經統一派位獲分配學位。如學生獲選為正取學生,家長將於明年3月31日收到學校通知。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派位結果,將於明年7月8日與統一派位結果一併公布。
教育局宣布,應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考生明日起可透過專上課程電子預先報名平台(E-APP),預先報讀2025至26學年大學聯合招生辦法以外的全日制經本地評審副學位和學士學位課程。 首輪申請期由明日起至明年5月20日,次輪申請期為明年5月23日至7月7日。 約30所專上院校及其附屬學院參與新一輪E-APP,課程包括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下的副學位課程、為修讀香港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學生提供的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下大部分合資格課程。 E-APP為免費電子報名平台,申請者只需填妥一份申請表,便可報讀大部分聯招以外的專上課程。院校可在文憑試成績公布前有條件錄取合資格學生。 學生使用E-APP報名前,可在自資專上教育資訊平台(Concourse)瀏覽院校和課程資料,包括學費、入學資格、收生學額、過去收生成績、畢業生統計數據等。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主持第三屆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第五次會議,聽取僱員再培訓局和政府統計處的簡介。 2024年施政報告公布改革僱員再培訓局,提升其角色和定位至為整體勞動人口提供技能為本的培訓課程和策略,透過鼓勵全民持續培訓,加強本地勞動人口的競爭力。再培訓局指,改革工作會分兩階段進行。 再培訓局正籌備明年年初起推出短期措施,包括取消參與培訓人士的學歷限制、增加不少於15,000個年度總學額、加強與高等院校和龍頭企業等合作,以及加強職涯規劃和職業配對等服務。至於涉及技能培訓框架、架構、營運模式、整合培訓資源等中長期措施,再培訓局明年年底會向政府提交方案。 會議上,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向再培訓局提出有關改革工作的意見。 另外,政府統計處向委員簡介香港人口和勞動人口的現況,以及未來20多年人口推算的情況。 現屆政府推出多項鼓勵生育措施,以及吸引人才和輸入勞工政策。統計處指,面對本港人口高齡化,預期單程證持有人和外來人才的移入,有助補充青壯人口及紓緩本港勞動力供應的壓力,並減慢人口高齡化的步伐。委員備悉香港未來人口及勞動力的挑戰,並支持政府推出不同的應對措施。
做功課有時難免令學生困擾,監督子女做功課,對家長而言可能同樣苦惱。 陳太有三個小孩,除了已升讀中學的大兒子之外,她仍須監督就讀小學的女兒和小兒子做功課。 「教孩子做功課,我有時會動氣。」 陳太說:「而且我也希望有時間外出工作,幫補家計。」 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正好照顧到陳太的種種需要。 致力支援 政府致力增強地區治理效能,積極跟進各項地區議題落實進度,包括加強對家長的支援。 在2023至24學年,政府通過關愛基金撥款推出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讓有需要的小學生可在課後留校接受託管及學習支援,方便家長外出工作,聚焦支援弱勢社群家庭。 計劃推出後反應良好,政府遂於2024至25學年加推為期一年的擴展計劃,涵蓋全港18區逾110間小學,受惠學童超過5,000人。 其中,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與19間小學合作,提供約650個課後託管服務名額。陳太的女兒璧瑩就讀的聖公會聖十架小學,正是其中一間參與學校。 獲益良多 璧瑩以往英文成績較差。她說︰「參加課後託管以前,通常要到晚上10時許才完成功課。」 「英文功課不會做,媽媽有時也不懂,往往要等到很晚,待爸爸下班回家再問他。」 當時,璧瑩的功課錯題多,有時更會欠交功課。參加課後託管之後,情況明顯改善。 在校課後託管為學生安排功課輔導,現時璧瑩每天回家前,都已在監督下完成功課,晚上有閒暇,也可花更多時間溫習。 女兒成績有進步,陳太自是高興,親子間因功課問題產生的摩擦也隨之減少。同樣重要的,是陳太能夠趁女兒接受託管之際外出工作,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現時,陳太已成功找到一份美甲師工作。 成效超卓 除了功課輔導,在校課後託管也為完成功課的學生提供不同種類的活動。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總幹事劉冼靜儀表示,合作學校非常支持課後託管計劃,認為計劃對學生成長有莫大益處,同時減輕家長壓力。 「學校認同課後託管能提供適切支援,紓緩有需要家庭,尤其單親家庭的困難,令家長,特別是婦女可以外出工作。」 劉冼靜儀又提到,協會服務對象逾九成為基層家庭,其中包括雙職基層、單親家庭,以及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協會的問卷調查顯示,家長普遍認同課後託管計劃成效,更有多名家長在子女參與計劃後成功就職。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周五在克羅地亞杜布羅夫尼克出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舉行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國際研討會,就香港如何利用PISA數據提升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STEAM)教育發表演講,推廣香港的優質教育。 蔡若蓮表示,教育局一直參考PISA評估香港學生科學和數學表現的數據,並檢視和優化中小學的科學和數學課程,籌劃多項支援措施,以期令STEAM教育普及化、趣味化和多元化。 數學科方面,教育局提升課程的應用數學元素,加強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和數據素養,以及為所有中學數學教師舉辦大型培訓,聚焦數學建模教育的創新教學法和推展策略。科學教育方面,教育局正更新初中科學科課程,強化科學素養和跨範疇學習,促進學生把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融會貫通,培養創新思維。 數字教育與STEAM教育相輔相成。為融合人工智能和科學教育,教育局推出先導計劃,鼓勵學校在初中科學科以人工智能輔助教學,支持教學創新。教育局會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為推動數字教育出謀獻策。 蔡若蓮感謝PISA督導委員會、克羅地亞科學、教育及青年部,以及經合組織秘書處籌辦極具啟發性的研討會。她表示,在各方同心協力培育下,未來世代將具備世界觀、應對未來發展的技能,以及迎接21世紀挑戰所需的價值觀和態度。 此外,蔡若蓮到訪杜布羅夫尼克大學,與該校領導就招收國際學生的推廣工作和加強香港與克羅地亞的高等教育合作交換意見。 蔡若蓮今日結束行程返港。
關於這裡:網頁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資訊來自教育局、政府新聞網及各大報章網站,資訊每日定時更新。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妥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聯絡電郵是:schooland@itn.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