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中學
救世軍卜維廉中學 Salvation Army William Booth Secondary School
辦學宗旨:學校是個充滿動力的學習社區,並不斷孕育關懷、愛心、尊重、信念、品德及學習的喜悅。

救世軍卜維廉中學外觀照片
學校位置:黃大仙區 › 九龍慈雲山毓華街100號。學校地圖。
學校類別
資助、男女校、基督教;位於黃大仙區
創校歷史
1973 年創立,辦學團體:救世軍
校訓: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10) The fear of the lord i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 and knowledge of the Holy one is understanding.” (P。學校校徽。
教學情況
教學人員總數 51 人;中一有 3 班。
其中 46 人是核准編制內。中一至中六的班數分別是: 3, 3, 3, 3, 3, 3。(註:以下班級結構是指可開班數目。有些學校會將原本班數增加,但學生人數不變。)
學年 | 教學人員人數 | 班級結構 | |||||||
---|---|---|---|---|---|---|---|---|---|
全校教師 | 核准編制 | 總數 |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
2016 | 51 | 41 | 18 | 3 | 3 | 3 | 3 | 3 | 3 |
2017 | 51 | 44 | 18 | 3 | 3 | 3 | 3 | 3 | 3 |
2018 | 51 | 44 | 18 | 3 | 3 | 3 | 3 | 3 | 3 |
2019 | 51 | 45 | 18 | 3 | 3 | 3 | 3 | 3 | 3 |
2020 | 51 | 45 | 18 | 3 | 3 | 3 | 3 | 3 | 3 |
2021 | 51 | 46 | 18 | 3 | 3 | 3 | 3 | 3 | 3 |
學年 | 總數 |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
2016 | 18 | 3 | 3 | 3 | 3 | 3 | 3 |
2017 | 18 | 3 | 3 | 3 | 3 | 3 | 3 |
2018 | 18 | 3 | 3 | 3 | 3 | 3 | 3 |
2019 | 18 | 3 | 3 | 3 | 3 | 3 | 3 |
2020 | 18 | 3 | 3 | 3 | 3 | 3 | 3 |
2021 | 18 | 3 | 3 | 3 | 3 | 3 | 3 |
規模比較
全校開 18 班,教師 51 人,班師比例約 2.83
教學語言
學校以中文為主要教學語言
以下是初中(中一至中三)及高中(中四至中六)開設的科目。粉色底代表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初中的科目包括:中國歷史、中國語文、地理、宗教(基督教)、家政、數學、普通話、歷史、生活社會、綜合科學、視覺藝術、設計與科技、電腦、音樂、體育、英國語文。
高中的科目包括:中國語文、數學、通識教育、中國歷史、地理、經濟、生物、化學、視覺藝術、旅遊與款待、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宗教(基督教)、體育、英國語文。
更多資訊:大考網站:學校的 Banding 估計及高中教學語言詳情 ※ Band 3C ※
中一收生
學校要按照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收生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黃大仙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九龍城區、觀塘區。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以下是 2022 年度升中派位時各階段的學額分佈。最新資料:2022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中一學位 | 自行分配 | 重讀生位 | 統一甲部 | 統一乙部 | 乙部地區 | 非保留位 | 直屬聯繫 |
---|---|---|---|---|---|---|---|
99 | 30 | 6 | 6 | 57 | 黃大仙區 | 55 | 0 |
觀塘區 | 2 | 0 |
中一學位 | 自行分配 | 重讀生位 | 統一甲部 |
---|---|---|---|
99 | 30 | 6 | 6 |
統一乙部 | 乙部地區 | 非保留位 | 直屬聯繫 |
---|---|---|---|
57 | 黃大仙區 | 55 | 0 |
觀塘區 | 2 | 0 |
聯絡資料
救世軍卜維廉中學
Salvation Army William Booth Secondary School
地址: 九龍慈雲山毓華街100號。學校地圖 ⛳
電話: 23269068 傳真:23280052
電郵: wbss@hkt.salvationarmy.org
網址: http://www.wbss.edu.hk
校長:洪楚英校長
校監/校管會主席:何世孝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