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
論「資優」
除了選擇好學校,另一個較多家長關注的熱門話題是「資優」。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寶,望子成龍也是人之常情,誰都希望自己的小朋友資質優厚,求學之路一帆風順。然而,不少家長都對資優兒童存有或多或少的誤解,往往將「資優」和學業成績劃上等號,事實上「資優」可能只偏重於想像創意、藝術天分、領導才能等方面,並不一定所有領域均能出類拔萃。
正確認識「資優」
從字面上解讀「資優」就是「天生資質優勝」,即擁有異於一般人的高智能、高智商。資優兒童傾向於按照興趣深入探究某些知識,這些知識也可能是家長眼中「不實在的東西」,因此若不了解資優兒童,並掌握特定的培育方法,也可能會白白埋沒了「資優」。
首先,家長要釐清關於「資優」的概念——
✲:資優(gifted)的語源含禮物(gift)之意,它的本意是指「天賦」,即與生俱來擁有出眾的學習能力。
✲:超前學前教育無法令小朋友變成資優生。資優兒童對知識的渴求出於內在的需要,這種自發性無法透過培育而出現。
✲:對幼兒進行智商資優測試的準確度偏低,因測驗偏向理科或算術,幼兒尚未完全掌握這些技能,這將影響評估結果。幼兒智商測試除了 IQ 的分數,一般還要結合教育心理學家的分析方能得出較為準確的評估結論。(有些智力測驗規定十歲以上的兒童才能接受測試。)
✲:鑑別智商不能使用單一的測試方法,需綜合多方面的判斷,而且幾乎所有的智商測試均不能細微且準確地計算出高度資優和資優類別。
✲:資優並不只侷限於學業優異及好學態度,資優也可能展現在創意、藝術或領導等其他方面。
✲:資優生的學業成績不一定就名列前茅。
✲:有些資優兒童受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影響,可能學業成績並不好。
✲:資優也需要培育,而且由於他們的心智成長速度比身體快,因此成長過程中往往伴隨著精神上的衝擊及苦惱,容易在心理健康及行為方面出現問題。
資優測試不應做
筆者甚為反對家長為小朋友進行資優測試,幼兒的測試準確度更是大大存疑。
假設如願證實了小朋友確屬資優生,家長除了心情興奮之餘,一定會基於資質聰敏而極力培養,然而大多數家長「極力培養」的定義都離不開學術成績,甚至請補習老師給予超學齡授課,結果可能使小朋友承受不必要的精神壓力,他們的需要可能並非是家長所安排及期許的,隨時還會附上親子關係惡劣的代價,試問那樣又是否值得呢?
資優兒童往往還有不為人知的煩惱,例如:過度旺盛的精力和好奇無法獲得滿足,學習能力超群而傲慢不合群,感官過於敏銳而產生孤獨感,不同領域的能力無法取得平衡等等……家長反而應該更多地關注這些問題,以及學習如何協助小朋友排解成長中的困難。
另一方面,若測試結果顯示小朋友並非家長所預期的資優生,父母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失望,甚至潛意識裡標籤了小朋友「不聰明」,後果如何不難想像。可能孩子還會在家長的言語或行為暗示下,就此中了「不聰明、資質差」的魔咒,如此一來,別說資質平凡的孩子,再聰明的孩子表現也可能大打折扣。相信不會有人樂見這樣的結果吧?
以上說法並非純粹推論。在《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和《常跌倒的孩子不怕痛》這兩本書中,作者列舉了許多資優生被父母逼至崩潰的反面例子,大家可以找來參考看看,或許還能得到更多啟發。許多天資聰明的孩子,卻因父母對「資優」過分熱切期待而埋沒了,那實在令人惋惜。既有前車之鑑,大家又何必重蹈覆轍呢?
資優與否不重要
仔細想想,如果不是資優生,難道我們就會放棄培養小朋友了嗎?就算是資優生,也不一定就會表現在學術方面。家長要做的,反倒是應該尋求正確的培育方向,針對需要給予適切教育才是明智之舉。適切教育,指的當然不是花錢送去「興趣班」——美其名的學術培訓班。筆者曾任親子雜誌編輯,實在見過太多打著培育資優生旗號的牟利機構,培育手法未見高明,真正的目標恐怕並非培育資優兒童,而是攻陷家長的荷包。
最好的教育往往不需要花大錢,家庭啟蒙教育便是好例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盡心把好這一關因材施教便已足夠,過程記得要讓孩子和自己都走得輕鬆!若然孩子資質愚鈍,因應需要盡心培育,他會變得表現平凡;如果資質平庸,取長補短悉心栽培,便可能變得表現尚佳;若是資優生,他們更會有自己獨特的一片天,給予支持和鼓勵便好。父母任何時候都不會放棄孩子,總會情不自禁地要給他們最好,這樣看來,他們是不是資優生又有甚麼關係呢?「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教養智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