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不宜取代母語

除了選擇學校,學習外語也是香港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之一,特別是英語,甚至有家長自小朋友出生開始,便不斷教孩子英語,甚至完全不用母語溝通,務求在家營造全英語學習環境,相對中文則較為輕視。香港家長具備國際視野並非壞事,可是大家可有想過,忽略母語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弊處。

中英不宜混用

香港家庭的英語教學存在一些問題,有些父母無法貫徹始終,有些則為了牽就不懂英語的長輩,結果便一時 one、two、three,一時一、二、三,中英混雜運用。一般情形下,小朋友由一出生便只學單一語言,到了十五、六個月大便能聽懂這種母語;但如在這段成長期間,同時吸收超過一種語言或方言,那麼便會拖慢學習進度,明白成年人語意的時間也會拖長。幼兒遲過兩歲才開口講話在香港十分普遍,當他們遲遲不開口講話,父母可能又要擔心是否受語言混淆所累。

小朋友遲遲未能掌握如何運用一種語言,並非只是遲一點開口講話那麼單純,這與處於潛意識學習而不開口說話的原因迥然不同(如何分辨兩者差異須按個別情況請教專家),後果是影響孩子的理解和思維能力,這一點相信許多父母都始料不及。道理很淺顯,大家細心想想,自己思考問題時在腦海浮現出的自問自答,雖然沒有發出聲音,但過程中是否運用了語言呢?如果沒有語言能力,人類的思考相對也會受到限制;動物的智慧之所以遠不及人類,與語言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外語在於實踐

雖然確有研究顯示:「一歲是語言細胞發育的全盛期,語言細胞和神經末稍數量是成年人的十倍,小朋友的辨音能力也特別強。」但學習方式、正確的語言環境,則有很大的商榷餘地。

小朋友在六歲前是學習語言的黃金階段,只要安排恰當,他們確實有能力迅速掌握一種全新的語言,但學習過程和真正的語言環境非常重要。某些語言學習機構斷章取義誇稱能使幼兒小學前掌握多種語言的說法,多為誇張失實,傳媒廣泛報導亦只是「市場導向」——討好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罷了,家長不要輕易被海市蜃樓的幻影所迷惑。不少能掌握幾種外語的小朋友,學習動機源自實際生活需要,如母語是廣東話、在學校需要應用英語與普通語、常去某個特定地方旅遊,這些皆非語言學習中心力薦「在語言細胞發育的全盛期同時多學幾種語言」的成果。學好任何一種語言的真正秘訣,其實在於不斷實踐運用。

在香港,運用機會最多的語言是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其他的語言除非也有特別的機會,否則便「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況且還可能因為學得太雜而一無所成——「周身刀冇張利」,白白浪費孩子的精力、父母的金錢。學習語言不能急欲求成,不如先讓孩子完全掌握好母語之後,再學另一種外語,學習第三種外語的順序也應以此類推。

先學母語好處多

多學外語肯定正確,因為語言是人類溝通、與外界接觸、同世界接軌的必備技能,更是助孩子邁向浩瀚文字海洋,汲取書本知識的基石。問題癥結在於,如何安排好學習母語和外語的時間先後順序。

筆者曾與一位言語治療師討論過這個問題,對方建議:「學習多種語言不是問題,但必須了解孩子的語言能力,如果小朋友在一歲左右語言能力就表現出色的話(意思是能很快的掌握母語),那麼在三歲前不妨逐步讓他接觸外語。」相信三歲左右的孩童,會有更強的理解力去學習和接受另一種新的語言,適時的教育能使學習外語的過程事半功倍。

此外,讓幼兒在學習外語前先掌握母語,對管教也有幫助。例如:幼兒開始講話的年齡既不會因同時學習多種語言而推遲或出現混淆;還會因較快明白及掌握母語,而更早懂得大人說話的意思和想法;並且因具備運用母語的能力,更早懂得組織自我思維。人在思考問題時,通常會下意識的運用某種語言幫助思考,好比看書時一般人都會運用自己最擅長的語言下意識地閱讀,藉此幫助理解,小朋友懂得思考的情形與此類似,由於懂得了運用語言,繼而思考能力也隨之提升。這樣一來,親子生活會因溝通得到改善而變得輕鬆,成年人可以透過言語教導孩子,傳達生活與學習訊息也更容易,父母更了解小朋友需要的同時,孩子們也更能明白大人的心意。

在我們生活周遭,不時聽到有人抱怨孩子不聽話,可是父母們可曾好好思量,孩子不聽話到底是有心與父母作對呢,還是根本「聽不懂」家長所說的「話」?如果真是那樣,可憐的小傢伙便被冤枉了。香港許多家庭中英語混用,家長說起話來一時中、一時英,這種情況若發生在小朋友未能完全掌握一種語言前,他們便可能不是很理解父母到底在說些甚麼,那麼又如何能期望他們能「聽話」呢?

母語不可取代

可能大家又會想,既然先讓小朋友掌握一種語言比較好,那麼乾脆在家裡實行全英語環境好了,這種做法應該十全十美啊!既不會影響言語混淆,也不會延遲小朋友講話的時間,且能預先學好英語。但是,真的會這麼理想嗎?

香港是個國際大都會,在家與小朋友採用全英語溝通,確實製造了統一的語言環境,照理來說似乎很合理,可是撇開民族心理和文化歸屬感不說,試問世界上有多少個地方的人會不學母語,反而先學外語的呢?

來看看《卡爾威特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的作者老卡爾先生的例子。經過父親刻意的栽培,剛出生時被眾人普遍認定發育遲緩的小卡爾,八九歲時便能熟練地運用德語(母語)和法語、義大利語、拉丁語等多種外語,且十六歲便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是十九世紀德國的著名天才兒童;這種成果到了百多年後的今天仍為中外父母津津樂道,甚至還有中國父母依照老卡爾的這套方法「複製」出一個哈佛女孩劉奕婷,不過這已是題外話。現在要探討的焦點是學習外語,老卡爾培育出天才兒子,他教語言的順序是一出生便捨母語而先學外語的嗎?沒有。小卡爾從六歲起才開始學外語,學外語的先後順序是先掌握了母語——德語,然後再學習語源相近的外語,當掌握了第二種外語後,才展開新的外語學習,每次只專攻一種外語。

也許老卡爾先生某些觀點由於時代的進步,現代人看來覺得不合時宜,然而他兒子的學習成果證實了他的教育方法至少有值得借鏡之處。小卡爾的所有外語都是父親親自在家裡教授,老卡爾的做法是在六歲前讓兒子先學好德語,德語與中文一樣,皆屬複雜難學的語言;學好母語對小朋友認識自己的國家、文化、傳統都有幫助,越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對人類德育品質的要求越高,講到德育培訓,捨中國傳統豈非太笨?老卡爾如此看重兒子的品德教育,先學母語也有這一層用意吧!不知道老卡爾教兒子學語言的方式,能否為大家帶來些許啟發?

忽略母語可能會帶來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