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別開無意義的玩笑

小朋友愛鬧著玩是共性,特別是在家庭聚會或友人聚會時,常被成年人拿來開玩笑,或總是被整蠱的小朋友,就更容易學會整蠱人或開玩伴們的玩笑。在小朋友的心目中,很可能誤以爲整蠱人的玩笑行爲是幽默,誤會自己的玩笑無傷大雅,因爲身邊的成年人也是這樣耍弄他們的。小朋友不懂得分輕重,不知道自己的「玩笑」在別人的眼裏實際上是惡作劇,其實一點也不好笑。大家在逗小朋友的時候,也許壓根兒就沒考慮那麼多,可是這些無心的舉動,卻埋下了負面教育的種子。

開玩笑過火的頑童

認識一個朋友,他的兒子很愛開玩笑,但這個問題卻令他頭痛不已。例如:扯妹妹或同學的辮子;偷藏父母的物品,以他們遍尋不獲爲樂;將同學的文具藏在對方的書包深處,故意讓對方找不到、沒得用;趁祖父母不注意,把他們的老化眼鏡或拖鞋塞到不容易發現的地方……有一次在學校,把同學的汗巾偷藏到自己的書包,令同學誤會他偷東西,結果因此還見了家長,被學校記了一次警告。友人自然生氣不已,回家狠狠責駡了兒子。然而,事隔不久,他兒子又在同學奔跑的時候故意伸脚絆倒別人,看見對方摔倒還哈哈大笑。

其實,小男孩愛整蠱人是普遍現象,只是上述例子中的男孩有點過火,嚴重缺乏同理心罷了。面對這種小朋友,糾正他們的行爲,絕非一時半刻就能迅速解決問題,必須幫助他們從各個角度去了解自己的行爲不是在「跟別人開玩笑」,而是在做「損人不利己的行爲」,除了他自己一個人覺得好笑之外,所有的人都會感到不快,甚至憤怒。不妨提醒他們換位思考,思量一下「當自己處於被整蠱的位置時」,感受會是怎麼樣的呢?還有,讓他們觀察一下人緣好的小朋友,常常會做哪些正面行爲善待別人,會不會常常整蠱人,開些讓別人不開心和哭泣的玩笑呢?家長及家族成員也盡量不要拿孩子開玩笑,且一旦發現他們惡作劇,便要馬上糾正,並冷靜清晰地説明錯在哪裏。這樣一來,整蠱人的習慣就會慢慢得以修正。

說故事更勝講道理

小孩都愛聽故事,利用故事來講道理,效果往往出人意表,勝過説教千言萬語。下面分享一個網絡故事,針對愛整蠱人的小朋友,很有教育意義。

話説,有個富人的兒子十分頑皮,於是他三顧茅廬請到一位好老師,來教導他的品德。有天老師和學生上完課後去田邊散步,學生見農人到田裏工作去了,鞋子則放在路旁,於是跟老師說,想跟農人開個玩笑,把石頭放進對方那破爛的鞋子裏。老師看見教育機會來了,於是建議學生將石頭換成一枚銀幣,還預言他這麼做,會發生奇妙的事情。老師的話深深地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於是他在農人的兩隻鞋子裏各放了一枚銀幣,因爲他想增大這個玩笑的奇妙效果。預備好一切,師生倆便躲在一棵大樹的後面,靜待事情的發展。

不久,農人工作完畢,拖著疲憊的身軀從田裏走出來,累得穿鞋的動作都顯得十分遲緩。忽然間,他呆了一下,自言自語地道:「甚麼東西?不會是鞋子破了吧?我可再也沒錢買鞋子了啊?咦……」農人先後發現了兩枚銀幣,他頓時留下淚來,跪在地上直呼感謝上帝,因爲他覺得上帝得知他貧病的家人需要幫助,於是派來「天使」打救了他們一家。祈禱到最後,農人還説:「上帝啊!請祝福這位好心的『天使』,無論他身在何處,都永遠祝福他擁有健康和幸福!」一直躲在樹後的師生目睹了這一切,學生對於自己的玩笑結果更是驚訝得説不出話來,不知何時,眼裏竟充滿了激動的淚水。老師看了,微笑地說:「你的『玩笑』得到了這麼美好的結果,你怎麼不笑,反而哭了呢?」學生顫聲回答道:「我從來沒有試過因爲開玩笑而換來祝福,通常都是別人的惱怒和詛咒,這種感覺太奇妙了!」老師見學生開竅了,緊接著引導他:「孩子啊,以後別開沒有意義的玩笑,因爲那一點都不好笑,我們做人處事,不能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你的『笑』若換來了別人的眼淚,那是一種殘忍。」學生猛地點頭:「老師,我們跟上那個農人吧,去他家看看,有沒有甚麼我能幫上忙的事?我想讓更多人跟我一起『笑』!」

看完這個故事,大家有沒有甚麼體會?還等甚麼?不管你的孩子會不會整蠱人,今天的床前故事就講這個吧!

教孩子別開無意義的玩笑